首页 >> 背绒杜鹃

农村合作社成了内蒙古农牧民致富聚宝盆0黑面神

时间:2022/09/23 12:32:45 编辑:

农村合作社成了内蒙古农牧民致富聚宝盆

内蒙古达拉特旗展旦召苏木道劳村过去是典型的落后村,村民靠天吃饭,玉米是主要的经济作物,可如今,走进这个安静的小村庄,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排排整齐的砖瓦房,一条条宽阔的柏油马路。从落后村转变为先进村,农村合作社做了很大的贡献。

打优势牌 走富民路

达拉特旗农香种植专业合作社是2006年3月在民政局登记的展旦召苏木道劳村蔬菜种植协会的基础上,于2009年3月在工商局注册成为合作社,入社持股农户80户,注册资金102万元。合作社本着“五个统一”(即统一规划设计、统一种植品牌、统一技术规程、统一信息服务、统一销售渠道)的经营理念,发展特色蔬菜种植产业,带领本村及周边农牧民致富增收奔小康。

经过几年的发展壮大,合作社现已建成集清洗、加工、包装、保鲜于一体的流水作业车间,发展了本村露地蔬菜种植5000多亩,辐射周边村社蔬菜种植1万多亩,合作社年销售青红椒4000吨,入社农户亩收入5000元,每户每年收益约8万元。蔬菜基地及部分蔬菜产品已通过自治区农业厅绿色、无公害认证,产品远销北京、西安、天津、江苏、辽宁等全国10多个省市,经蔬菜加工企业深加工后制成速冻食品、脱水蔬菜、蔬菜罐头等,销往日本、欧美等地区。

2013年,合作社带动了本村及周边农户近1000户,累计出售以青红椒、辣椒和茄子为主的蔬菜产品3600吨,菜农收益较往年提高50%。入社农户每户每年收益约6万元。

道劳村村支书刘世荣说,15年的时间见证了道劳村翻天覆地的变化,人均收入从过去的840元/年,激增为12000元左右/年,房舍由过去的土坯房变成砖瓦房,修建柏油马路和沙石公路,交通顺畅。现在道劳村已经引进了邦成公司、骑士集团等10余家涉农、涉牧企业,打造了万亩紫花苜蓿基地、骑士牧场乳肉牛养殖基地,建成了邦成马文化产业园区、国际赛马种马繁育基地及国际标准的赛马场。

多产联动 破解瓶颈

“打鱼划划渡口船,鱼米之乡大树湾”。作为粮食高产区的达拉特旗东海心和九小渡口,如今却成为远近闻名的黄河渔村,村民如何种粮养鱼两不误,兴昌渔村做了榜样。

1991年,兴昌渔村的创办人李忠勇还是达旗水产总公司的一名职工,他在下乡调研时发现,东西沿滩的鱼池不是种了大田作物,就是撂了荒,农民的收入只能维持温饱,就连素有养鱼习惯的东海心村人,也只有李七、李四换、王元等6家苦撑着。看着这种情况,李忠勇来到东海心村,开始了养鱼事业。随着养殖成功,周边农牧民也开始了多产联动纷纷养鱼, 鱼产业的发展带动了这个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。

“当初还没有搞旅游的想法,是在一步步地发展中才形成的。”李忠勇说,这里交通方便,地理位置很好,去恩格贝、成吉思汗陵和响沙湾景区都会路过这里,游客来这钓鱼,不仅能把鱼卖出去,还能带动餐饮业发展,于是,旅游的概念在脑子里形成。随后,李忠勇就建立了富有乡村特色的兴昌渔村,将餐饮和娱乐休闲结合起来。在养鱼品种上,除了以鲤鱼、鲢鱼外,黄河鲶鱼、武昌鱼(600275,股吧)、鲫鱼等新优特品种也在此安家。仅今年清明节三天假期,兴昌渔村就收入14多万元,这个收入远远高于当地其他产业收入。

随着养鱼业兴起,村民成立了大树湾黄河鱼养殖协会,并注册了大树湾黄河鱼的商标,以此来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。现在大树湾黄河渔村已经有124户养鱼户,年销售额达2400多万元,已形成了养殖、餐饮、休闲、度假、娱乐、垂钓、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区。

“农牧业产业化发展,不仅使农牧民脱离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模式,更给农牧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,这些都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支持。我今年73岁,现在农牧民的生活越来越好,我相信我还能再干十年,我一定在这里建成一个大漠上的水乡渔村。”李忠勇说。

http://www.mingyihui.net/article_1893924.html

http://m.mingyihui.net/article_1897862.html

http://www.mingyihui.net/article_1914767.html

http://m.mingyihui.net/article_1885195.html

http://m.mingyihui.net/article_1885972.html

相关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