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> 柄翅果

广东农具从木头到机械化冬青科

时间:2022/08/05 12:31:38 编辑:

广东农具: 从木头到机械化

“冈头花草齐,燕子东西飞。田塍望如线,白水光参差。农妇白纻裙,农父绿蓑衣。”这是唐代刘禹锡被贬为连州(今广东省连州市)刺史时,于春天登楼远眺,描写的一片郊外插秧的大好时节。

然而,拔秧和插秧也许并不像刘禹锡所描写的那么轻松欢快,甚至在几十年前,它依旧是高强度的体力劳动,被农民自己称为“三弯腰”式的劳作。

北宋年间,苏轼谪居广东惠州,引进了新式便利农具“秧马”和“莳扶”,随后在广东得到了广泛使用,也成为流行于中国上千年的传统插秧分秧工具。以至于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,某些地区仍在使用。然而秧马只是一种简单的以树木制成的骑坐工具,用于减轻了猫腰弓背的劳苦,却并不是直接用于插秧,跟机械化更是丝毫不沾边。

从清末到民国,广东农民种植水稻的方式始终没有革命性的变化。中国农业生产工具真正的改变还是近几十年的事情。1953年,中国开始研制水稻插秧机。1956年在莳扶分秧方式的启发下,研制出水稻拔取苗移栽的第一代样机。到1960年,各地推荐生产上使用的人力、畜力插秧机已达21种。1967年,第一台自走式机动插秧机“东风-2S”型通过鉴定定型并投入生产,每天可插秧15—20亩。

20世纪80年代,一些经济发达省、市开始引进国外的插秧机,并推广工厂化育秧。随后,******各样的插秧机层出不穷,这种以前几乎无法想象的农具开进了田间地头,而坐在机车上播种方式也逐渐取代了猫着腰踩在泥巴里的身影。

2003年,广东省政府启动《关于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议案》的组织实施工作。从2003年至2010年,举全省之力推动现代农业物质技术装备特别是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。近年来,广东农业机械化加速,全省主要农机拥有量从2002年的200万台(套)增加到2010年的275万台(套),增幅达37%。水稻综合机械化水平从2002年的约24%提高到2010年的约54%。

水稻生产方式的变化在广东农业生产技术进步中只是一个缩影。

清末民初之时,中国的农业生产工具之所以未有很大的变化,归其原因,在于中国科学技术的落后,加之当时社会动荡,乡村残破,也无力引进西方先进的新式农具。那时,广东地区也多是沿用传统农具,比如独轮手推车、竹制稻谷去壳机、木槽状榨油机、桦式犁、插肥船、风柜、铁犁等,三国时期发明的提水工具翻车(也称龙骨车)以至于也被保留到民国。这些传统农具主要由人力操作,少数用畜力或水力带动,总体看以木质较多,显得笨重。

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,中国传统农具逐渐退出,耕牛和套在耕牛上的桦式犁,如今已经被现代化的机械耕土机替代;联合收割机代替了传统的脚踏打谷机,广东大部分地区再也难觅用牛拉车的影子。

短短几十年,这些古董农具已经在农家绝迹,有的还进了博物馆,人们甚至忘记了它们的用途。但它们却曾跨越过千年百年的历史,向人们“诉说”着文明古国的农业经济发展的变迁。

上海哪家医院看失眠比较好

上海专业治疗癫痫专科医院哪家好

西宁看妇科医院哪好

乌鲁木齐做人流手术哪家医院好

治疗早泄医院排名

相关资讯